近日,全国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
在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广东共有691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深圳入选的企业数量达到了347家,位居全国首位。
从深圳各区来看,宝安区、南山区、龙岗区、龙华区合计占深圳入选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超82%。其中,宝安区单批入选企业102家,南山区、龙岗区、龙华区入选企业数分别为84家、53家、47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需要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认定标准,涵盖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产业链配套、主导产品相关指标。在过往第四、第五、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深圳入选的企业数量分别达到了275家、309家、296家。
作为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的特点。
深圳能培育如此多的“小巨人”,不仅在于制度环境与创新文化的“肥沃土壤”,也在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与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活水”。
当前,深圳通过深创投、深投控、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四大股权投资平台,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支持创新企业发展。
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创投集团90%以上资金投在前沿硬科技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累计投资额超1000亿元。深投控构建了覆盖天使、VC/PE、并购投资等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投基金群,总规模超1500亿元。累计投资超2700个项目,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200个、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26个,投后上市企业达116家。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和耐心的资本投资,在深圳,初创型民营企业从设立到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13.35年,比全国速度快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13.25年,比全国快1.71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分别需7.65年和6.83年,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统计,截至2024年,深圳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截至2025年5月,深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万家。这些企业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